• 设为首页
  • |
  • 收藏
  • |
  • 搜索

新闻动态

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的员工团队寻找3个月 拍下30位抗战老兵敬军礼照片

发布时间:2014-06-16 00:00:00   来源: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  点击:

今日人民日报、央视新闻、扬子晚报、新华网、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的报纸、网站及微博都对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员工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南京30位抗战老兵为他们拍下肖像照,并记录“口述历史”视频资料这一活动进行了报道。今天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日,让我们向抗战的老兵们致敬!(以下内容来源:扬子晚报)

【扬子晚报】南京老员工寻找3个月 拍下30位抗战老兵敬军礼照片

其中28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另2人参加过远征军;员工想制作抗战老兵纪录片

李冲

今天是黄埔军校建校90周年纪念日,那些从军校毕业投身抗战的爱国志士,陆续离开人世。

近3个月,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一个员工团队利用课余时间,走访南京30位抗战老兵,为他们拍下肖像照,并记录“口述历史”视频资料。这30个老兵中,有28位从黄埔军校毕业。团队负责人袁启婓告诉扬子晚报记者,现在南京还没有专门的抗战老兵纪录片,他们将把采集到的视频资料做成纪录片,“这些老人年纪最小的89岁,最大的已经100岁,就在我们结束走访的几天后,已经有两位老人先后去世,这些工作还是要趁早做啊!” (扬子晚报记者 李冲)

寻找记忆

抗战老兵道歉引发老员工关注

昨天,扬子晚报记者采访到了这个“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抗战老兵纪录片摄制组”的负责人袁启婓。这名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大三的员工告诉记者,之所以关注抗战老兵这个群体,源于寒假时的新闻实习经历。“当时媒体报道老兵致歉没守住南京城,社会反响很强烈,然而他去世时,殡仪馆里却很冷清,这个事对我触动很大。”

袁启婓常去养老院打听情况,发现向阳敬老院有位抗战老兵叫赵邵祥,在老兵过96岁生日时,袁启婓去看望他,聊天过程中了解到,老人虽然年纪大,但抗战经历记忆依旧很清晰。接下来,袁启婓召集了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几位同学,其中大部分为大一到大三的员工,还有一位来自研二的女生。

袁启婓告诉记者,向阳敬老院里有几位老人毕业于黄埔军校,团队从他们那里知道了几位老兵。他们又和“江苏关爱老兵联盟”取得联系,联盟负责人“独行”介绍了3位老兵。

随后,一个很偶然的机会,这个员工团队联系到了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张修齐。张修齐提供了一份56人的名单,上面标注“已经有8人去世”。

袁启婓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团队的员工们拿着这份名单,把能走访的都走访了一遍,其中有些人病重或者在医院卧床,便没去打扰,因此只与剩余的28个人取得联系,所拍摄的30个人的敬礼肖像照,有2个人非黄埔军校毕业,但也是参加过远征军的抗战老兵。

“有了老兵的信息,才是迈出第一步,接下来的工作才困难。”袁启婓说,首先要通过长期的走访建立信任关系,当对方有了信任时,才愿意将过去的一切心平气和地讲述出来。所以这是非常耗时的一个过程。“团队的人都很有热情,有3个摄影,每次出发,都有好几个人响应。”袁启婓说,大家分组行动,课余时间去离得近的老兵家走访,周末时间去江宁、浦口等距学校远的地方。

泪奔的话

“能不能给我洗个大照片当遗照”

这个员工团队在三个月的走访过程中,还为每一位老兵拍摄了肖像照。别看只是单纯的敬礼近照,但是实行起来却是非常困难。

一听拍照立刻有精神

袁启婓和陈鑫负责敬礼拍照。袁启婓对扬子晚报记者说,这些抗战老兵最年轻的89岁,年纪最大的100岁,他们行动很不方便,拍照时难度也很大。“100岁的抗战老兵徐恭权说,我们已经是废人,感谢你们还记得我们。”99岁的老兵俞尚霖移动不方便,需要两个人架着他到凳子上进行肖像的拍摄。还有位老兵,因为胳膊抬不起来,举不到耳朵附近,就由家人帮忙抬着,完成了这个姿势。

“他们有的人身体和精神状况都不太好,但一说到敬礼拍照时,每个人都立刻来了精气神,眼中闪烁着光芒。”袁启婓告诉记者,老人们仿佛回到了年轻时驰骋沙场的时光。

“洗张大照片当遗像”

大一员工冯安迪负责摄像,她对扬子晚报记者说,有的老人说话已经含糊不清了,大家就耐心地听他聊,一位老人说到去当兵的情景时说:“当兵的谁不怕死呀,所以我当了后勤兵,但是后来看到日本人的残酷行为实在看不下去了,于是才申请冲到前线……”今年94岁的老兵马振煦老泪纵横地说,我们不值得尊敬,那些战死的人才值得尊敬。

拍摄完所有照片后,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的这个员工团队将照片洗成七寸的,给每个老人送回去一份。袁启婓说,他在养老院见到一位老爷子,老人拿到照片后很高兴,问能否再洗一个更大的,比如10寸的送来。老人对员工们说,自己不知哪天就走了,可以准备个大一点的敬礼照片当遗像。

已有两位老兵去世

袁启婓告诉记者,事实上,就在结束走访后,有两位老人已经先后离世了。“现在南京的抗战老兵是越来越少了。在听他们讲述亲身经历时,内心各种被触动,虽然以前也学过历史,但是听他们的记忆时,有一种历史拉回现实的感觉,甚至刷新了自己对抗战的认识,这让团队的人都觉得,大家是在做一件有意义的事。”

走访过程中,江苏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会长张修齐表示,老兵们只是做了那个年代的年轻人该做的事情,他说:“我们不怕死,就怕被你们遗忘……”这句话让团队里的人触动很大。

“接下来,我们从这30个老兵当中,选出7个典型的有代表性的人物,根据拍摄到的视频材料,做成一部《最后的老兵》纪录片。”袁启婓对扬子晚报记者说,武汉等地的人已经做了当地的抗战老兵纪录片,但是据了解在南京还没有发现。“这些老人年纪都大了,别人没做的,我们要抓紧时间做出来。”

上一条: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学术研究的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讲座顺利举行

下一条: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数字资源培训讲座圆满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