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0日下午,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杜骏飞教授应邀通过腾讯会议,为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人类迷惑行为之‘流言’”的线上专题讲座。杜骏飞教授从流言的概念谱系、流言传播的研究范式、当下社会的焦点问题三个层面,展开了深刻、生动的阐述。讲座由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宋祖华经理主持,新闻系教师赵梦溪在线协助。云顶线路快速检测中心部分教师和研究生、本科生参加了本次会议。
讲座伊始,杜骏飞教授认为人在生活中始终与流言打交道,并对流言、谣言等核心概念做出了界定。比较而言,流言侧重于未经证实的阐述或诠释,具有不确定性;谣言具有主观捏造性的。流言具有一定包容性,有些流言被证伪后就是谣言,被证实后就变成了预言。此外,“小道消息”则指向一种非正式的、非官方的渠道。
流言常常与“假新闻”相联系。“假新闻”未必指字面意义的假的新闻,而是指错误的、具有煽动性的新闻报道。如今这个词已成为新闻界、乃至整个社会文化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假新闻”已偏离了原教旨的新闻观念,不再是客观性的新闻报道,而变成一种引发极化的宣传。在“后真相”时代,信息传播更倾向于诉诸情感和信仰,迎合了人类的弱点。
在此基础上,杜骏飞教授梳理了流言的三种研究路径。第一种是功能主义研究,倾向于传播效果、社会控制、社会治理层面的考量。第二种是批判研究。这种取向认为谣言未必是完全虚假的信息,也是社会情境的集体再造,会涉及国家与社会的权力碰撞。譬如边缘群体与社会主流不同的立场利益,传谣者-辟谣者之间的权力关系等。第三种是文化研究。社会是有记忆的,流言其实也是如此,既与历史进程相连,也与不同阶层的文化属性紧密相关。
从批判层面而言,谣言可被理解为一种社会抗争。鉴于德国政治学家舍勒提出的怨恨理论,社会如果受到伤害、裹挟就会形成一种释放机制,出现社会骚乱、社会抗争。此外,谣言也能作为一种情感动员的策略,以及自我赋权的机制。有些人是出于正义的目的,有些则是通过造谣或诋毁来完成。
最后,杜骏飞教授对流言现象的热议话题进行了回应。例如,为什么谣言总是“恰逢其时”?谣言的传播为什么快过真相?等等。
关于知识分子的流言立场,杜骏飞教授说,曾有记者发问“为何每次新闻事件发生后学术界总会反应滞后?”他回应,要言之有据就需要找工具、找数据——肯定需要时间去寻找真相,相反,造谣、站队表态却很容易。
最后,谣言在真相的意义上能否自我实现?杜骏飞认为概率上是有的,这往往源自一个不健康的信息环境。如果周围信息很丰沛,大家能拥护信息的自由市场,能够公开辩论,谣言就难有生长的环境。更重要的是,很多时候人们尚未掌握足够的事实材料,难以进行判断,致使流言成为“薛定谔的猫”。所以流言并不是一个结论,而是一个进程。
讲座结束后,主持人对讲座内容进行了总结。全程从下午3点一直持续到5点半,讲座过程中同学们踊跃提问、气氛热烈。针对同学们提出的问题,杜骏飞教授给予了耐心仔细的回答,引发大家对后真相时代流言等传播问题的新的认知与反思。
(撰稿:赵梦溪)